近日,国家医保局发布了《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。按照最新发布的《通知》工作部署,2022年医保飞检已将高值医用耗材(骨科、心内科)纳入重点关注领域。
飞行检查属于医保常规监管工作,“医保飞检”逐渐常态化。同时,国家近年也陆续出台了《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》、《关于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见》等面向高值耗材的政策文件,可见高值耗材管理走向严格。
1)管理混乱
由于高值耗材品类繁多,专业性要求高,容易出现退换货现象。而传统的人工登记、手动记录、纸质翻查等管理模式和手工结算方式容易导致购销存退混乱,会导致出现经济损失和质量等安全风险。
2)缺少有效监管
医院内部高值耗材管理普遍采用“寄售”和“跟台”模式,寄售“灰色库存”和跟台“临时送货”难以监管。无法确保高值耗材与患者一一对应,甚至可能出现违规使用、重复收费、错误收费等现象,造成医疗隐患,飞行检查时也会面临问责风险。
3)数据对账难
医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。如果没有实现基础数据标准统一、信息互联互通,收费、消耗、财务等系统口径统一,会出现对账困难等问题。
此外,“医保飞检”也逐渐常态化。在这双重压力下,医疗机构应如何做好高值耗材管理呢?
为解决以上三类问题,高值耗材须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理。为此金医慧通提供高值耗材管理系统通过院内、院外双闭环管理解决方案,实现高值耗材从申领、采购、接单、发货、收货、使用、到结算等环节全流程闭环管理与追溯。
通过高值耗材一物一码管理,确保高值耗材正确使用到患者身上,与患者一一对应,能很好地杜绝串换收费和重复收费等情况出现,并实现全流程追溯。
通过业财融合,确保收入、消耗、账务数据的一致性,解决对账难问题,消除飞行检查的风险。
高值耗材管理过程的7大应用场景:
1)线上采购
通过供应商平台,实现线上采购业务。采购订单可以通过小程序直达供应商,确保信息及时送达,提高供应商响应速度。平台支持对发货耗材进行合规性检验,保障配送耗材的合规性。
2)移动收货
实现移动仓储管理,收货时通过PDA扫描送货单号一键收货,支持扫码进行个体码校验,确保库存账实相符。
3)科室库存
建立高值耗材科室库存,支持申领、接收、使用与核销以及库存监控分析等功能,实现库存全院一盘账,使管理触达医院每个角落,杜绝高值耗材“灰色库存”,消除使用隐患。
4)无人值守(代销)
引入RFID技术,实现高值耗材在各个环节(从进入库房到手术台消耗)实时动态跟踪,通过智能柜实现高值耗材代销管理24小时“无人值守”,极大减少管理成本。
5)个体码追溯
引入条形码、RFID技术,在供应商发货时前置打印并粘贴个体码。实现供应商从打码、贴码、发货,到院内收货、商家、拣货、配送、使用确认等全过程一物一码管理,引入条形码、RFID技术,实现高值耗材流通过程一物一码管理,与患者一一对应,实现全程追溯。
6)结算对账
通过基础数据标准统一,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记账和结账流程,实现业财融合,从而保障收费、消耗、账务的数据口径统一,实现账账相符。
7)运营监管
实现高值耗材采购、库存、消耗等多维度分析,为医院运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。
通过对高值耗材资质证件有效期监控与预警,及时预警与更新,使耗材资质准确有效,有力保障了耗材供应与来源安全。
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
项目概况
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三甲医院。现有床位1000+张,设有53个专业学科,年门诊量约150万人次,年收治住院病人约4万人次。针对高值耗材管理问题,医院希望能实现高值耗材一物一码全过程管理,保障高值耗材正确使用到患者身上。
建设成效
帮助医院建立院内院外双闭环流程,实现高值耗材资质证件在线维护和发货校验,实现98%高值耗材全流程一物一码管理和追溯,保障高值耗材正确使用到患者身上。
1、线上采购——通过在供应商平台,线上接单和发货检查,保障采购耗材来源的合规。供应商通过小程序可以随时随地接单,并安排发货,大大提高了订单响应速度。
2、采购收货——个体码由供应商打印并贴好,无需仓库打码贴码,通过PDA移动收货,轻松完成收货核验,极大提高收货效率。
3、保管监控——建立了高值耗材代销库存,将科室“灰色库存”管理起来,消除高值耗材使用隐患。引入智能柜应用,耗材智能化存储,自动执行“进销存”,无需人工管理,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。
4、使用与追溯——引入一物一码管理,通过扫码使用与核销,保证消耗与收入的一致性。实现高值耗材与患者一一对应,并且全流程条形码追溯。
金医慧通官方微博
金医慧通官方微信